|
介紹恐龍魚
首先我將恐龍大致分為4類
(這個分法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,是按照其外表特徵劃分的):
第一類 是金恐龍、青恐龍、紅花恐龍、黃花恐龍和麻花恐龍,這幾種恐龍除去顏色和大小之外基本一樣,頭部比較短、圓,上齶比下齶長一點,長相比較Q一些,背鰭一般為8個(青恐龍除外,6個),除剛果外,體形都比較小,30公分左右。
第二類 是大花恐龍、剛果恐龍王和斑節恐龍,這三種似乎是上面的種類和恐龍王之間的過渡類型,頭部比較扁一些,上下齶幾乎等長,剛果和大花背鰭一般8個,斑節11個,前兩者是大型恐龍,後者為中型恐龍。
第三類 是3種恐龍王,它們是恐龍中的王者,都是超大型品種,體長均可以超過60公分,其扁平的頭部,突出的下齶說明它們是兇猛的掠食者,背鰭一般為11個或以上。
第四類 是草繩恐龍,這個傢伙比較怪誕,體形比一般恐龍細長的多,頭型類似於第一類,但沒有腹鰭。
恐龍飼養的注意事項:
恐龍的缸:恐龍魚的身體結構比較柔軟,因此對生活環境的大小要求不那麼苛刻,對於30公分內的小型品種,2尺的缸就可以了,但為了其良好的生長當然是越大越好,對於恐龍王、大花恐龍這類大型品種,就得用大型水族箱飼養了,要想其能生長到50CM~60CM以上,最好準備5尺以上的缸。
可以的話在魚缸中給它們造景,鋪點底沙,放塊沉木之類的(沉木是個好東西,據說能在水裏放出的使魚心情穩定的化學物質,其本身也可以給魚提供藏身之處),也可以放些PVC的空心管供其躲藏。
水質:恐龍一般生活在弱酸至中性的水中,但其對水質要求十分低,飼養的時候不必太在意什麼PH軟硬度之類的問題,一般的自來水養個幾天就可以用了,換水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換自來水(呵呵,慎重起見還是用養過的水吧)。
至於水溫,聽有的魚友說恐龍可以適應很低的水溫,我並不贊同這種做法,因為想養好一種魚就要儘量給予其最好的生活條件,溫度應最好在25以上,呵呵,溫度低了小心有人告你虐待動物。
食物:恐龍是肉食性的魚類,對飼料接受能力強,什麼小魚、麵包蟲、紅蟲、動物內臟、雞肉之類的照單全收,但內臟、雞肉之類的血水會污染要注意,首選應該是小魚。
恐龍捕食的方式一般為守株待兔,當小魚游到嘴邊時迅速咬住,然後像蛇一樣吞掉,在饑餓的時候也會主動出擊。
有的魚友說恐龍主要靠嗅覺找尋食物,視力很差,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,一般的視力差的魚的眼球都會退化的很小,比如尼羅河魔鬼,有的魚比如鯉科的盲魚甚至眼睛退化,但恐龍可不是這樣,都長著一對“水汪汪”的大眼睛,我也多次看到恐龍對較遠地方的小魚主動出擊。
雖然有時候恐龍在尋找食物的時候會低頭在缸底遊動,就象尋找獵物的獵犬一樣,似乎是靠嗅覺在覓食,但我認為它的視力比想像的要好很多。
日常管理:恐龍差不多是最好養的熱帶魚了。
第一,它不怕缺氧,恐龍的鰾已經進化成為輔助的呼吸器官(這種現象在古代魚中很常見,例如海象、弓鰭魚、刀類、尼羅河魔鬼、鱷類、肺魚等都有這個特徵),所以它在水中氧氣不夠的時候就乾脆呼吸上幾口空氣,大家可以經常看到恐龍遊到水面上呼吸空氣。
第二,恐龍的體表覆蓋有菱形硬鱗,形成了一層保護層,因此恐龍可以忍受惡劣的水質,也有不錯的抗藥性,很少生病。但這樣並不是說明恐龍百毒不侵,要想養好恐龍還是要給予其良好的環境,雖然其適應力超強,但超出了其忍受的限度照樣掛掉,對小恐龍更要注意,幼小的恐龍抗藥性抗鹽性都較差。
[ 本帖最後由 Tony王 於 2008-4-14 15:22 編輯 ] |
評分
-
查看全部評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