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樂新聞釣魚網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(用戶名請用中文)
查看: 1070|回復: 8

別給我魚,教我釣魚

[復制鏈接]
發表於 2009-7-12 00:39:1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,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習慣?

日前在聯合副刊看到一篇讀者投書,作者叫佳佳.內容如下:
有一對父母,他們的小孩大學畢業,上班了,有了收入,所以父母不再給零用錢,可是入了社會的小孩.用好的吃好的.追流行.錢根本不夠用.結果丟了一句話給父母
"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,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習慣?........."
看了打了個冷顫
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父母?
我們要怎樣教我們的孩子愛物惜物?
我今年二十歲,目前因故休學,在一家安親班打工。
安親班鄰近便利商店,孩子很喜歡去那裡買東西。
常見包子吃一口就丟,飲料喝半罐就不要.洋芋片才吃兩片,就買一包別的來吃。
這些孩子平常也喜歡偷藏別人的東西開玩笑,愛看人家著急的神情。我曾多次制止,他們卻毫不覺得不妥,甚至腦筋還動到我的火車月票上。
我生活一向儉約,身上很少帶超過五十元。失去月票,我回不了家,只能投宿朋友家.而我怎樣也沒有想到--竟是他們偷拿我的東西!
他們非常聰明,一直等到月票過期了才拿出來還給我。我說,這種行為是不對的,我會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。這些孩子竟然從錢包掏出兩千元摔在我面前:「小氣鬼,才兩千,賠妳就是了!」

「才」兩千元嗎?我還不到可以老氣橫秋地說「我們那個年代啊……」的年紀,我也沒嘗過貧窮的滋味,但那兩千元也是我辛苦從生活費中儉省下來的,是我半個月的生活費啊!
這些孩子竟然可以這麼不屑地從錢包?
掏出來摔在我面前!這讓我想起之前某一次當家教,我看那個孩子家中並非十分富裕,醫科生的我,時薪是可以索價五百到七百元的,但我只要了時薪三百元。
我認真地教他,無奈學生不用心,總是想聊天,不想聽課,後來竟挑明了說:「要不是我媽說,上妳一小時課.給我五百元,我才不想聽妳講這些無聊東西呢!」
原來請我當家教,比請他當學生便宜多了!
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家庭是否真的很富裕,但他們生活的態度簡直像暴發戶。

這樣對孩子好嗎?父母不能供應孩子一輩子!是不是應教會"孩子節儉".比期望孩子以後能賺大錢.維持闊綽生活,可實際多了。
昨天我在教室的白板上心痛地寫下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」這是一個很古老的諺語,但我不認為這不合時代。
教給孩子這個美德,是留給他們一項比萬貫家財還要重要的資產。
因為自己.小時候過得辛苦,便盡量給孩子好日子過的家長\"請深思",這樣究竟是愛孩子,還是害了孩子。

捨不得孩子吃苦,將來他會更苦!
許多父母養小孩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上,怕他凍著、怕他餓著、摔著...

其實這種過度的保護,只會讓他更低能、更依賴、更不知如何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。
發表於 2009-7-12 00:57:04 | 顯示全部樓層
教教我要如何教小孩,大家都疼小孩嗎?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教?
發表於 2009-7-12 04:59:33 | 顯示全部樓層
謝謝分享/////////////
發表於 2009-7-12 23:59:18 | 顯示全部樓層
感謝您的分享......
發表於 2009-7-13 06:36:26 | 顯示全部樓層
很棒的文章

發表於 2009-7-13 18:56:41 | 顯示全部樓層
我有一個朋友,因為在台灣太好命了,從小不學好,後來被送出去當小留學生,當他18歲時,他老爸對他說:從今天起,你所有的事情,都必需自己對自己負責,要吃飯,自己去工作!想在家裡吃?可以,按餐算錢。想住家裡?可以,請繳房租!一切的開銷,請自理!!<我想~~~這父親對於孩子的教導方式,跟目前的台灣絕大多數家庭相比,真的是值得深思呀!>現在的孩子........................知道甚麼叫責任嗎?
發表於 2009-7-17 13:00:42 | 顯示全部樓層
現代的孩子大多都被父母給寵壞了 所以我還是覺得管教孩子還是要用老一背的方式用棍子最好  所謂 不打不成材
發表於 2009-7-17 13:05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小孩的教育最初都是來自於家庭,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啊......
我去找一下,我以前看到的一篇文...分享給大家!
發表於 2009-7-17 13:09:12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智偉 於 2009-7-17 13:10 編輯

分享給大家........

德意志教育法
德意志教育法相較於亞洲父母教育小孩的方式,歐美家長就顯得民主及開放些, 他們視每一個小孩都是一個獨立個體,因此,會重視「尊重」與「溝通」。
例外的是,西方家長對於小孩子的社交禮儀及餐桌態度(table manner),有著遠比亞 洲家長更嚴格的標準。
猶記得一年前,我受邀至德國友人家作客,友人有一子,約四歲,用餐前,友人特別以小碟盛一小份食物,和藹地告訴小孩,如果沒有乖吃完,那他就沒有任何餐後甜點了。
當日晚餐,美酒佳肴,大人痛快閒聊,年幼稚子不知何時,已不聲不響離開餐桌,留下一碟只扒了幾口的殘食。宴末,女主人端出巧克力冰淇淋,小孩一見是自己最愛的甜點,露出機靈目光,百般央求其母分些解饞,德國媽媽卻絲毫不為所動,只顧招呼客人。我心中暗想,不過是個四歲幼童,做媽媽的何必如此一板一眼,嚴厲以對呢?
過了一年,再度受邀至同一家庭作客,小孩的改變著實令我吃驚。用餐前,母親依然約法三章,只見小孩認真用畢餐盤食物,並徵詢媽媽同意,方離開餐桌至角落玩玩具。所以,當天,小孩吃到了喜愛的餐後甜點。 德國友人對我說:「對待小孩,有兩個原則,一是事先約法三章,二是事後毫不妥協。」樣情形,也發生在與德國鄰居出外野餐。百花綻放的春天,與鄰居一家人郊遊踏青,鄰居太太準備了新鮮的麵包、乳酪、香腸, 當作午餐食物。隨行孩子們因禁不住原野的呼喚,不顧飲食而嬉戲遊玩。媽媽告誡小孩,用餐時間如果離去不吃,到下午回家前,不會再有任何食物。小孩依然玩他們的。
果然,開車回家途中,小孩們哭鬧著肚子餓,德國媽媽視而不見,同行德國爺爺奶奶也立場一致,並未遊說鄰人。一個多小時的路程,竟果真不給小孩任何食物,任由其哭鬧。 事後,我與鄰居太太聊及此事,「小孩子哭著肚子餓,妳心裡不難過嗎?」「當然也會不捨得!可是,只要想到,如果父母自己先違背原則,教育小孩就會一次比 一次難。」 「可是,妳不怕小孩生氣,或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?」我半開玩笑問道。 「不會,因為我們自己在孩提時代,也是如此被教育,當時也會偷偷抱怨父母,可是,日漸成長便會理解父母的要求……」 鄰居太太說:「其實,教養小孩子並不難,難的是父母親本身,是否可以前後立場堅定,這對我們也是『意志力』的考驗呢!」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魚樂新聞釣魚網

GMT+8, 2024-6-4 02:3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