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貼自:公共電視的新聞
條碼前三碼代表"登記國" 非生產國
更新日期:2008/09/26 22:15
相信不少觀眾朋友最近在購買奶製品之前、都會先檢查包裝背面、想要分辨到底是哪裡的產品;而網路上最近也流傳一封電子信件、教大家從條碼的前三碼、判斷商品的製造國家。不過、專家表示、這個方法不完全正確,因為條碼前三碼、代表的是廠商的登記國,不一定是生產國.
毒奶粉效應,許多人把中國商品列為拒絕往來戶,最近網路上流傳用"商品條碼"來辨識"生產國家"的電子郵件,教導民眾,條碼前三碼如果是690~695,就是中國製造,千萬不要購買,如果是471開頭,就是台灣製造,品質沒有問題;信件還洋洋灑灑把世界各國的條碼都列出來,這判斷方式是正確的嗎?翻開商品條碼登記手冊,條碼的前三碼的確實代表國家代碼,不過是登記國而非生產國.
像這一罐標榜日本進口的咖啡,國碼卻是471台灣,也就是台灣廠商使用日本原料;同理可證,台灣廠商使用大陸原料也會是471條碼,因此用條碼來判斷產地並不精準,條碼策進會認為,要了解食品生產資料,還是得靠政府,落實食品履歷.
像這種二維條碼,只要用手機或是電腦就能查到產銷資料,馬上可以精準知道生產國家.不過目前在台灣,擁有這樣二維條碼的產銷履歷商品,不到1%,因此民眾想要正確識別食品的生產國別,不能只靠條碼.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