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樂新聞釣魚網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(用戶名請用中文)
查看: 1358|回復: 9

[轉貼] 海上八掌溪事件!呼救命 未救到釣客

  [復制鏈接]
發表於 2010-7-1 13:03:36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01/8/28gnp.html

難道是海上的「八掌溪事件」重演嗎?昨晚,台中港發生一名釣客落海意外!台中港務消防隊接獲報案,會同岸巡人員一共9個人到場救援,當時,還發現這名落海釣客,以仰式在海上載浮載沉,甚至發出微弱的「救命」聲,等到一名救難人員下海找人,3艘巡防艇到的時候,只聽到消防人員回報「人不見了」,終究沒救到人。

晚上天色昏暗,有釣客在火力發電廠後方的台中港落海。消防救難人員:「快點,有人掉下去了。」消防救難人員:「在那裡,在那裡,有有有,在那裡,在那裡,照這邊啦!」
台中港務消防隊,岸巡人員到場,拿出探照燈往海上照,發現落海釣客以仰式,在海上載浮載沉。消防救難人員:「抬起頭來,不要出聲,抬起頭來,不要出聲,探照燈往這邊來,探照燈。」
明明都看到釣客了,岸上10位左右的消防救難人員站了一整排,你看我我看你,少數人還在準備救生圈、拿探照燈,這時還沒人下海救援,有人心急了。消防救難人員:「快點啦,繩子拿來,來啦,幾個人過來幫忙拉,不要在那邊看啦。」
時間過了5、6分鐘,終於,看到一名消防救難人員扶著救生圈下海,第一艘巡防艇也到了,上面有8位搜救人員,然而這時,落海釣客已經不見蹤影。
消防救難人員:「左邊、左邊,他有看到人,等一下、等一下,繩子不夠長。」消防救難人員:「今天海巡,比我們陸上的還『兩光』。」
消防救難人員:「人呢?沒看到人啦。」
第一時間,目擊釣客落海的是他,當時也在附近釣魚,趕緊丟了一個冰桶到海裡。消防救難人員:「拿繩子,綁著冰桶丟給他,他有抱到。」
算一算,海巡一共出動3艘消防艇、21人,岸巡3組人力7人,加上台中港務消防隊2人,海上、岸上 一共30個人,眼睜睜看著落海釣客在眼前又消失,只撿回一個冰桶上岸。
當晚,一條人命沒救到,儘管隔了一晚,消防救難人員清晨7點又去海上搜尋,問題是,錯過了第一時間救難,有人不禁質疑,難道海上的八掌溪事件再度上演!
發表於 2010-7-1 15:58:43 | 顯示全部樓層
哀!!經常有這樣的事發生,只能自求多福囉~~
發表於 2010-7-1 16:50:26 | 顯示全部樓層
海釣還是重視安全
發表於 2010-7-1 18:26:14 | 顯示全部樓層
剛看了電視畫面,真是氣死人,,一堆岸邊救難人員竟然沒快下水救人,眼睜睜看著落海釣客消失在茫茫夜色中,錯失第一時間,動員再多的海巡艇,又有何用.....不管任何釣魚活動均有其潛在危險性,安全裝備不可少,著裝確實,結伴而行,但願不要再有憾事發生,也祈望落海釣客能平安歸來.
發表於 2010-7-1 19:55:03 | 顯示全部樓層
要是有穿救生衣的話獲救的機會一定會很高的!!
海流暗潮洶湧人被帶下水面都是發生在瞬間!加上天色昏暗也真為難救難人員!!
救生員也是要冒著自身的安全下水去救人!!救生的第一原則就是要能夠救人的同時不使自己也受難!!!
所以也是要為這些救難人員多多掌聲多多鼓勵!!
當然也是要為這位釣友祈禱希望他能夠化險為夷!!!
發表於 2010-7-2 00:26:22 | 顯示全部樓層
安全最重要...感謝您的分享......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7-2 10:23:44 | 顯示全部樓層
海釣一定要穿救生衣, 更何況水流的情形比溪流的狀況難掌握多了...............
發表於 2010-7-3 08:55:27 | 顯示全部樓層
海釣要小心...感謝分享......
發表於 2010-7-3 18:53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魚是要釣的~
安全更重要!!
發表於 2010-7-3 20:15:22 | 顯示全部樓層
我看又有人要下台啦?下台事情就告一段嗎?不,再來一定會又禁止進入,禁止釣魚,,,,,,等等, 如果規定每位釣客進入釣魚要穿救生衣那才事解決之道,不要一謂的禁禁禁,台灣人怕罰,抓到進入釣魚沒穿救生衣的就罰,我看3000起跳好啦,撿舉有相片發獎金200,我相信不用一個月去台中港釣魚的每個人都會穿救生衣啦,在以前騎機車戴安全帽的人不多,自從抓到罰500到現在,說真的車禍死亡真的降低很多很多,一切要感謝罰款,你能說台灣人不怕罰嗎?一時手癢說那麼多是因為多年前鹽巴大哥也是沒有穿救生,也是去海邊釣魚釣到住在南陽山的靈骨塔裡面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魚樂新聞釣魚網

GMT+8, 2024-6-1 19:0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