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樂新聞釣魚網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(用戶名請用中文)
查看: 947|回復: 0

低頭看得破

[復制鏈接]
發表於 2008-10-6 18:49:24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很棒的寓意,不管事業、感情、友情,順其自然,
別將自己困在牢籠裡囉!

僧人的鞋子上面,左三個洞,右三個洞,
為的是讓出家人低頭看得破。
但是人在諸多慾望面前卻很難看得破,
因為很多時候當我們的眼睛只緊緊盯著自己渴求的東西時,
是很難低下頭來看的。
有這樣的一個故事:有一位高僧,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,
因年事已高,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。
一日,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,
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,一個叫塵元。
高僧對他們說:「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,
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,誰將是我的接班人。」
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,
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,
崖壁極其險峻陡峭。身體健壯的慧明,信心百倍地開始攀爬。
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面滑了下來。
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,儘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,
但還是從山坡上面滾落到原地。
慧明稍事休息後又開始攀爬,儘管摔得鼻青臉腫,
他也絕不放棄。讓人感到遺憾的是,
慧明屢爬屢摔,最後一次他拼盡全身之力,
爬到半山腰時,因氣力已盡,又無處歇息,
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,當場昏了過去。
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,將他救了回去。
接著輪到塵元了,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,
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,結果也屢爬屢摔。
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面,他打算再試一次,
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,
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。然後他整了整衣衫,
拍了拍身上的泥土,扭頭向著山下走去。
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,難道塵元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?
大家對此議論紛紛。只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。
塵元到了山下,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,
穿過樹林,越過山谷…… 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。
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時,
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死,
膽小怯弱,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。
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佈將塵元定為新一任住持。
眾僧皆面面相覷,不知所以。
塵元向同修們解釋:「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。
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,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。
師父經常對我們說:『明者因境而變,智者隨情而行』,
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!」
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:「若為名利所誘,
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。天不設牢,
而人自在心中建牢。在名利牢籠之內,
徒勞苦爭,輕者苦惱傷心,重者傷身損肢,極重者粉身碎骨。」
然後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,
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:「攀爬懸崖,意在考驗你們心境,
能不入名利牢籠,心中無礙,順天而行者,便是我中意之人。」
世間痴情之人,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,
但是往往卻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,
並不能達到心中嚮往的那個地方,
只是摔得鼻青臉腫,最終一無所獲。
在己之所欲面前,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。
低頭看,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,
只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餘地。
越是急於完成什麼,越是太在意得失,
那麼巨大的壓力和恐懼就會束縛你的手腳,
你離你的目標就會越來越遠,成功也將遙不可及。
所以不妨把眼光放得遠一些,得失放得開一些,
名利看得輕一些,
讓生命中充滿淡泊的恬適和達觀的從容,
就一定能「水窮之處待雲起,危崖旁側覓坦途。」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魚樂新聞釣魚網

GMT+8, 2025-8-21 14:4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