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. 到水族管館購魚時應注意 : (1) 欲購魚隻缸中的水質及有無死魚在其中。 (2 ) 欲購魚隻有無破鰭,破鰭者可能已經生病 (3) 欲購魚隻身上有無白色糊狀物附著。 (4) 欲購魚隻是否瑟縮在一旁或肚子過凹。 買完魚後,理想的運送方式是將店家以塑膠袋包好的方式 ,百貨公司提紙袋或寶麗龍箱中運送,總之越不透光的容器越好, 以免魚隻過度驚嚇造成緊迫&綷死. 另外,如果魚兒要長距離運送,車程超過3小時(例如:畢業了要將魚兒從宿舍運送回家),若打入純氧那就可撐更久 甚至15~20小時都可, 最好讓魚保持空腹狀態運送(運送前一日即停止餵食).一般人或許會想說餵飽了再搬,這樣他比較有體力,實際上這是錯誤的.原因是運送時水體通常較小,若魚隻先前餵得很飽,在運送過程中會猛大便,這將導致水質快速酸化,消耗水中溶氧,到最後導致魚兒窒息而死。
從水族館買魚回來放時,不要急著把塑膠袋打開,正確做法是- 步驟(1).先將整袋魚(未打開)放缸中漂浮(因裡面有灌氧氣)->10-15分,讓魚缸水溫與袋中水溫平衡,防止魚體灼傷等.. 步驟(2)打開袋子,將袋口一小部分埋入魚缸水面,3分鐘後再反覆做一次! 讓魚缸的水從袋口慢慢流進與袋中的水交換,放著幾分鐘->直到魚自己游出來為止.可讓魚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水質.. 如果買回來就直接把魚倒到魚缸裡,有些體質較弱的,常會發生適應不良,食慾不振,甚至過沒多久悴死..等被shock到的狀況. 所以,奉勸各位買魚回來一定要經過"對水"的動作,以保護你辛苦買回來的魚阿~~ , 最後奉勸大家 魚不要一次就下到需要量, 而是以循序增量方式進行!
以上是初學者適用 !!
以下再補充(進階班):
每個魚友對於水族基礎知識與技巧功力都不盡相同,當然每個人對於文字敘述的理解也都不盡然相當,所以建議魚友們;如有您自己就近且信任的水族館前輩的話,建議您就單純以同一的方式處理即可(即單純的學同一個系統化技術就好),畢竟吸收他人經驗、知識的過程中,本身就是另一個調整、甚至冒險的過程,能否順利轉化成為自己的一套系統性知識技巧,是需要各魚友自己多多努力的。
以下就[自行處理進口野生魚]的一些基本知識與經驗、提供分享,以供魚友們參考;
一、 野生魚到貨前、就應該已處理妥善的;
A.依進貨數量準備基本的[檢疫缸]數個、建議以長60cm 寬45cm 高45cm為宜。
B.準備一特大缸(先裝滿預備水之用)
(1).預備水之調配,建議是[半水],或直接以全RO水處理。
PS:一些老經驗的專家先進都是直接以處理過後的自來水來處理/(請魚友們自行判斷評估)。
(2).預備水之pH建議調在pH6.5左右。
(3).預備水之溫度建議在室溫28度C上下即可(因為剛好在夏秋季、所以基本上室溫都已達28度C以上了)。
(4).預備水請先24小時大量打氣。
PS:有些專家先進會使用[添加硝化菌]的方式,事先將水培養過/(魚友請自行判斷評估)。
C.依進貨數量準備適合之[緩衝缸]數個。
(1).請以透光容器為佳(職個人都是直接以玻璃缸45cm 45cm 45cm為之)。
(2).緩衝缸水容量..最好大約能等於..預備缸(檢疫缸)。
二、
到貨時優先注意
到貨時、必須先試著確認幾件重要資訊
A.袋溫。(如袋溫過高,請務必盡速打開袋口、將穢氣擠出、重新打氧束包或是盡速以三之A~C處理)。
B.pH(搭配導電度可以交叉判斷有無被添加緩衝劑)。
C.導電度測試。
D.試聞袋中氣味及查看袋中排泄物多寡與型態(判斷出貨時間與進口魚在袋中時間)
PS:就個人所知(不一定正確):
有一些貿易商人會在接到貨以後、將為了節省運費考量而[好幾十隻]裝在一袋的進口魚,立即快速先行加一些水或換過一次水、然後分成三至四小包,重新打氧打包,當然、這樣處理好不好、也是見仁見智。)
以上A,B,C,D部分,因牽涉到判斷[交叉訊息]的經驗與能力,所以僅能提供魚友自行參考意會。
三、
[對水]程序
A.將進口魚[慢慢的]、[輕柔的]、[連所有袋水]一起倒入緩衝缸中。
B.置放一微量氣石([輕輕的]打氣入水中/千萬不能過度氣泡)
C.以[滴定式進水法]、將預備水慢慢的[滴定]入已置入進口魚的緩衝缸中,直至滿水量(期間請依水量稍稍加大打氣)。
PS:這個階段非常的重要,請依現場魚隻反應而隨時調整滴定進水速度。(初期務必緩慢、等總水量=2倍的袋水時,慢慢加快)
PS:如果魚隻狀況佳,則可以快速加入預備水。
PS:如果魚隻狀況不佳,則預備水應以純水為主、以溫和、緩慢的方式加入。
D.只要進口魚的[呼吸是勻稱的],請盡速將緩衝缸中的水盡量全部抽掉,重新溫和的加入預備水。(如此約2~3小時應該重複一次)。
E.藥浴/依前D、並於第2次的大量置換新預備水之後,加入藥物消毒處理。
PS:很多專家先進會以細菌性藥物處理或是預防感染。(請各魚友自行判斷)
PS:魚隻狀況如果是較不佳的,則可能就會牽涉到要採取[高溫處理]或是採取[低溫處理]等較複雜的實際判斷問題,無法一概而論,但基本上:28度C是非常適中的。
F.目視檢查魚隻是否有[眼睛白矇]、[各鰭部潰爛或夾緊]、[體表有無可見皮膚分泌物]、[呼吸是否過快]。
G.抽換掉藥浴,重新加入預備水,觀察魚的身體狀況後(此時主要是觀察泳姿、是否夾鰭夾尾、與是否瞬間不經意的抖動),準備移入檢疫缸。
四、
依情況移入檢疫缸。
A.一般而言、緩衝缸中的[對水],約需一天 (ps:有些專家前輩認為讓進口魚在袋水中與飼養缸水中能相互適應溫度、然後開袋分次將飼養缸水注入一些到袋水中調和、直至過度到飼養缸中的水就是[對水]了)、此簡易之對水亦是對水沒錯。惟不論是處理後分批出售或是自己要飼養觀賞,但還是建議可以多一些細心、日後絕對會更安心、愛魚也會回報完美的成長與健康色彩給您的。
B.移入檢疫缸。
嚴禁網撈(新進的魚、在適應新環境的二三週內、整個[皮膚狀態]、以及[鰓部],都還是處於[高敏感]性的/易受傷、感染、重覆感染)。
建議;
(1).以袋式的特製撈具(也就是小塑膠袋加上圈柄、以[袋式撈具]移缸,則魚隻沒有脫離過水中、亦無受到過度摩擦)
(2).最起碼的、請將手先消毒,然後直接[用手將魚輕柔而快速的撈過缸]。
C.檢疫缸可以置入(弱氣)氣舉式生化棉了(因此種刁魚方式,是以大量換水避免氨氮與亞硝酸毒性,然後慢慢建立新的硝化系統,所以於此階段仍不建議使用過濾器,但有些專家先進則是喜歡以直接[添加硝化菌]搭配過濾器的方式處理/請魚友自行判斷)。
D.每缸所放入的進口魚,以適量為宜(初到貨的魚於新環境適應之前,魚體經常會有異常分泌、且常會群聚摩擦,直接就增加了相互感染風險)。
E.於移入檢疫缸之後,[[[只要呼吸穩定]]],即可餵食。
PS:建議小型魚只要以豐年蝦餵食。
(1).冷凍豐年蝦先解凍後、置放至室溫、以缸水沖洗後、才以吸管少量的將豐年蝦置入缸中餵食(逐漸擴大投食量)。
(2).如果您懂得自己孵化豐年蝦、且可以讓孵化的豐年蝦長大好幾天,則活的豐年蝦更好(但自己孵化的、通常都太幼小)。
(3).如果您家附近有鹽田、可以去撈天然肥胖的豐年蝦(但不太可能)。
(4).只要會吃肯吃就盡量餵食。但餵食之後一定要注意馬上換水、且換水入缸後再產生的排泄物、立即再抽掉(只要有餵食、一定要注意換水頻率與換水量)。
F.如魚進食已順暢,且發現開始[大量]排泄後,[[[即可開始]]]每隔一日加入驅蟲藥(一週三次)、每次藥浴約3~4小時以後、即行大量換水。
(1).驅蟲藥請就近向各自的水族館老闆詢問購買(一般市面上都是以Metronidazole成分的藥物處理)。
(2).驅蟲期間可否餵飼、見仁見智(亦有人直接將驅蟲藥加入飼料中),個人所使用的驅蟲藥都是照常餵飼、但唯一要注意的是[大量換水]並[抽走底部排泄物]則是必須的。
五、
移入飼養缸
檢疫缸約2週細心照顧與驅蟲(驅蟲越完全、以後越安全、健康、美麗、可愛…)後,即可較安心的移入大缸(已建立硝化系統的舊缸或是重新開始細心建置全新硝化系統都可以)、正常的餵飼了。
移入大型飼養缸後,建議還是要再驅蟲一次。
[ 本帖最後由 Tony王 於 2008-10-4 15:24 編輯 ] |